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

CP值至上的年代,高CP值就真的划算嗎?

隨著人民學歷普遍提升與網路資訊快速發達,消息更多公開透明,對於去精打細算一種商品的性價比是變得更加簡單,此外,也有不少人是以CP值去做購買的抉擇。

但是CP值真的客觀嗎?對於不能換算成「價錢」的事物,要如何反應在CP值上?請問你的生命價值多少?你的一分鐘價值多少?優良的服務價值多少?華麗的造景價值多少?花了百萬造景的餐廳,造景價值多少?

真實上,我們期望花錢是要得到的是一種良好的「感受」。如果去餐廳吃飯,被服務生臭臉以對,雖然品嘗了一道好菜,心裡也不會覺得來這裡消費很「划算」。


要創造良好的「感受」不只單靠貨物品質,還有賣家出貨速度、個人需求、商品品質穩定、信用良好等因素。此外,消費者沒有人是傻瓜,也沒有一個人真的不會去計較這些因素。因此CP值還需要納入貨物品質以外的其他因素考量,才符合真實情形。

如果CP值只比較「錢」與「貨」的人,往往容易忽略掉其他因素,而未能做出真正的高CP值選擇。

突然看見某些平常很貴的商品突然下殺到三折,換成CP值當然是很強勢的。但是這個三折商品有九成是詐騙。如果把信用良好也列入考量,雖然原價的官網又真的很貴,但是能確保拿到正品。兩者相比之下,相信任何人都會覺得被詐騙是非常不划算的。

所以,CP值應該重新定義為「錢與感受的比值」

有些自認為精打細算的網友,笑稱他人犯傻不會計算,先數落一番,再高傲地侃侃而談自己的看法。但是沒有考量別人的能力、精力與時間,即使是好方法也不見得適合他們。每個人的條件不同,一套衡量標準的CP值也不見得所有人都適用。我們更應該去注重個人感受,才能瞭解甚麼才是自己的高CP值。

後記

會成為保險業務員,是下海來瞭解所有保險。是我邁向精通理財中的一站。當然還有其他優勢條件,所以也促成走保險業務員的一塊。

業務員這份職業給人的觀感不佳,最重要的就是業績,於是只要能成交就是好業務。不過要成交不一定需要專業,只要有說服人的能力即可。因此專業程度或是爭議處理反倒不是必須培養的。消費者並不是各個都有充足的背景知識,能夠識破那些業務員講述不當之部分。如果消費者有充足能力,也用不著業務員去推銷商品,若有需求會自行上門選購。

保險不論再怎麼計算,JN認為最重要的還是「服務品質」。畢竟保險可不是只繳錢,然後等著領保險給付那麼簡單。保險有許多眉眉角角的部分,是難以量化成金錢去算性價比。

如果我要保保險,寧可去給一個穩健專業的保險業務員保,商品只要不要賣到貴得離譜,有價差是可以去接受的。(※但是JN很少信任別人,很少有人能讓JN覺得真的是穩健專業
如果在乎資產的多寡,對我來說應該是靠「投資」,而不是透過保險去累積。

此外,會用到「保險」的時候,大半都是發生事故的時候,光是處理事故就預期已經用盡精力,如果後續保險處理還需要靠自己去學習、釐清保險爭議之類的,無疑是更是雪上加霜。當然是希望有穩健專業的人幫忙處理。

自己動腦思考是很累人的事情,偶爾能無腦交給別人全權處理,其實會蠻過癮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理財投資學習筆記 Day 045 「心兒飄遠,回家更新」

最近心思都在另外一方 想一想為什麼?就是心情受到震盪,所以想讓自己平衡,踏進另外一個領域,偏文學。 這篇是希望自己能回歸,不要飄到連心思都沒有了。 最近漲很多,但是後勢看漲嗎?我不知道。 臺灣經濟很差嗎?有人一直在罵,但看到股市,好像過著平行世界。 我想這是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