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高殖利率比較好。」
高利率假設是10%,本金10000元的話,一年就1000元。
高殖利率假設也是10%,金額也是10000元的話,一年也是1000元。
簡單的計算,看下來兩者相當,也容易讓人誤解就是如此。但實際上不是這麼一回事的。
今天花10000元買一個金融商品,扣除交易相關費用約10%,只剩90%投入。
如果今天是高利率10%,那麼一年就是900元(10000元*90%*10%)。
如果換成是高殖利率10%,那麼一年則是1000元(10000元*10%)。
兩者的差別就很明顯了,為什麼會有差異?因為一個「實際投入」的金額,而另一個以「總投入」去做計算。
到底有那些商品是高利率但不是高殖利率呢?普遍的有儲蓄險、債券。
要留意被宣傳標語的高利率弄得心癢癢,請要留意或去計算殖利率,這樣才能看出這個商品真正能讓你獲利的能力。
今天去跟人聊天,她把債券基金的穩定配息,歸納為投資金額與票面利率的搭配,但實際上不是如此。
債券基金,顧名思義,幾乎就是由「債券」組成。
一張面額100元且利率5%的債券,在購買時,價格不一定為100元,也不一定是買到剛發行的債券,可能早已經配息兩次了。如果買這張債券花了101元,雖然利率寫5%,但實際上賺得不到5%,殖利率也不到5%。
債券行情報價一般不用面票利率,而是用「殖利率」做表示。這也是代表有這張債券還有多少可以預期的收益。
有時候股票比較有賺頭,債券就會優先被售出換錢,債券價格低而殖利率上升。如果債券殖利率高,因為債券風險較能預期且控制,而股市的錢就會流回債券,並拉高債券價格而讓殖利率下降。簡單來說如此循環。
債券型基金是不易虧損沒錯,但不是百分之百保本,因為此類基金都常以淨值計算,一旦信用下降或股市走紅導致債券價格下降,債券型基金的淨值就會下跌。
所以,若把債券型基金視為比定存更優的地方,因為債券型基金「保本」且「利率更高」,我只能說大錯特錯。
投資最危險的就是「觀念誤解又信心滿滿,不過卻還是經常獲利」。因為從來沒有意識到危險也沒見識到危險,所以一旦事故一發生,通常會是受傷最嚴重的。
股市太多案例就是這樣慘虧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