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直在想「長期投資指數ETF,不論甚麼時間點買進都一定賺錢。」
這是「大錯特錯」!
為什麼?投資有一句很重要的話「過去的績效不保證未來的績效。」
那些說投資指數ETF穩贏,難道不就是從「過去績效」看出來的嗎?
當然,過去的績效不能保證未來的績效,這是真的。所以,與之相牴觸的投資ETF一定賺錢,這句話就不可能會是真的。
那些說長期投資ETF穩賺不賠的,都是在說假話。
可能目前沒有發生過長期投資ETF賠錢的事件,但不代表不會發生。就像我活到現在沒有死過,難道我的死亡機率是零嗎?
當然將來我在某天會死去,而某天ETF也會賠錢,只是不知道會是哪一天發生罷了。
我在PPT看到一句留言「勝率是建立在一買一賣上,買進持有是沒有勝率的」
這句話讓我找到定期定額ETF必勝的盲區。他們把勝利看成是浮動損益有增加,只要持有中有一刻能超越投入金額,就能說長期定期定額ETF一定會勝出。然後完全不賣,一直買,過程靠配息去賺錢。
確實,股市波動能讓每一個成本價由虧轉盈,或由盈轉虧。
這種定期ETF必勝的想法如果套用在「定存」,那定存不僅是必勝,而且還無時無刻都必勝。
所以長期持有後,資產加配息有比投入還多,這樣子不能算賺嗎?對,不算賺。
在尚未賣出之前,資產數字再高都只是浮動損益,一旦真的賣出持有,那損益數字就確定了,此時輸贏也才被確立下來,才會有勝率產生。
不論是定期定額ETF、定期定額定存股、定期定額基金,這些都是相同概念,不可能保證賺,只有在對的時候賣出,這些方法才會獲勝。
會對這個這麼有感覺,是因為現在同學朋友可能是聽到「長期定額定額一定贏」,所以想嘗試這樣子的投資方法。但是,
投資最危險的就是不知道風險在哪裡,然後以為沒風險。
而定期定額是好方法嗎?當然不是。因為投資是講求「機會」的,這也決定了投資勝敗。
長期投入、定期定額認為不需要看機會,所以未來價格朝上或下也不用去管它。但是投資人最關切的,還是收紅的損益,未來的獲利,一旦長期處於虧損,對於心理肯定是一大負擔。
若是價格從1300元,經過七年後,變成31元,請問長期投資、定期定額要放多久才能勝出?也許將來有一天賣出會有獲利,等到那天到來之前,可能自己的人生已經先等到落幕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